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53篇
  免费   1186篇
  国内免费   881篇
电工技术   588篇
综合类   1038篇
化学工业   411篇
金属工艺   212篇
机械仪表   269篇
建筑科学   1229篇
矿业工程   300篇
能源动力   255篇
轻工业   279篇
水利工程   798篇
石油天然气   504篇
武器工业   55篇
无线电   777篇
一般工业技术   519篇
冶金工业   169篇
原子能技术   82篇
自动化技术   213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189篇
  2021年   237篇
  2020年   279篇
  2019年   244篇
  2018年   243篇
  2017年   306篇
  2016年   310篇
  2015年   407篇
  2014年   565篇
  2013年   532篇
  2012年   643篇
  2011年   666篇
  2010年   466篇
  2009年   526篇
  2008年   551篇
  2007年   552篇
  2006年   473篇
  2005年   413篇
  2004年   312篇
  2003年   280篇
  2002年   204篇
  2001年   193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21.
针对目前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图像特征不充分导致的显著性提取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层卷积特征融合的自编码显著性区域提取算法.在使用卷积网络提取图像特征时,其浅层卷积特征一般提取的是图像的细节特征如颜色、纹理和位置特征,深层次卷积特征一般是图像的语义特征,在编码层将浅层卷积特征经过下采样融合到深层次的卷积特征中,并将深层次卷积特征进行上采样融合到浅层卷积特征中,实验表明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编码质量;在解码中将编码时的卷积特征也进行融合,可以获取到解码丢失的信息进而得到更优的解码图像.此外还设计了逐层监督的方式来指导解码层的训练,即用标准的区域提取图进行下采样作为每一层解码层的标准图进行监督训练.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PAGRN的基础上将F度量平均提升0.071,平均绝对误差MEA平均降低0.031.  相似文献   
12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是成年人较为常见的呼吸类疾病之一,该疾病的特点是睡眠过程中频繁出现上气道完全或部分塌陷,严重影响人们的睡眠质量以及身体健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靠多导睡眠监测,但这种方法无法满足目前大量的诊断需求。随着人工智能的出现及发展,假设深度学习可以有效地协助医生进行诊断该综合征。主要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临床诊断方式出发,介绍了颅面侧位片作为诊断数据集的优势,以及人工智能诊断OSA的现状,提出了人工智能辅助医师诊断OSA的技术路线,分析了目前该诊断系统仍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123.
针对通用目标检测算法在检测航空影像目标所表现的性能缺陷,提出一种改进Mask R-CNN算法用于航空影像的目标检测。该算法增加图像融合网络,将可见光图像与红外图像进行融合,消除目标被阴影遮蔽对检测造成的影响;同时改进了特征金字塔结构,使特征提取过程中的高层语义特征和低层定位信息得到充分融合,各尺度目标的检测精度得到提升;为解决小目标检测精度低和定位难度高的问题,该算法采用新型区域建议网络SD-RPN,在不同深度的卷积层设置合理大小的滑动窗口,用以检测不同尺度类型目标,使建议区域更加精准。实验结果表明,相比较主流检测算法,该算法在VEDAI数据集上表现出色,检测精度提升较大,尤其是小目标检测的精度提升显著。  相似文献   
124.
为提升蚁群搜索算法在规模大的栅格环境中对未知目标的搜索效率,提出基于蚁群算法的主动感知搜索框架。该框架通过应用历史环境信息来选择无人机的运动方式,并由无人机运动方式和感知域信息得到新的环境信息,从而实现无人机群的智能自动化搜索功能。新方法计算出一种具有探索偏好的未搜索概率,可使无人机搜索时偏向未搜索程度高的栅格,以此来提高算法的搜索能力。同时,以未搜索概率和信息素作为运动方式决策的依据来建立一种新的运动方式选择机制。该机制不仅考虑了目标可能出现的区域,又可兼顾未知区域,从而可实现无目标先验信息条件下的搜索过程。仿真结果表明,此算法在规模大的栅格环境中,与现有算法相比具有更高的搜索效率,并且得到的目标分布信息将更加全面。  相似文献   
125.
针对机器人、无人机和其他智能系统的位置信息,研究了非视距(non line of sight, NLOS)环境中基于到达时间(time of arrival,TOA)测距的目标定位问题。在建模过程中,通过引入平衡参数来抑制NLOS误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并成功将定位问题的形式与一个广义信赖域子问题(generalized trust region subproblem,GTRS)框架进行耦合。与其他凸优化算法不同的是,本文没有联合估计目标节点的位置和平衡参数,而是采用了一种迭代求精的思想,算法可以用二分法高速有效地进行求解。 所提算法与已有的算法相比,不需要任何关于NLOS路径的信息。此外,与大多数现有算法不同,所提算法的计算复杂度低,能够满足实时定位的需求。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稳定的NLOS误差抑制能力,在定位性能和算法复杂度之间有着很好的权衡。  相似文献   
126.
针对高寒区长距离供水渠道工程冻胀破坏预警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预警模型构建方法。通过分析渠道冻胀信息提取的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比对人工监测和仪器自动监测渠道冻胀信息的识别路径,采用统一的量化识别尺度,探索构建预警指标体系和判定阈值,为渠道冻胀信息采集及预警预报系统软件研发创建数据模型。工程实践运用表明,该方法在监测渠道断面冻胀信息时,具有预警信息全数字化、预警过程全自动化、数据路径可追踪、数据来源可追溯、数据结果可反馈等优点,可以有效提高冻胀破坏预警预报的精准度,为高寒区供水渠道风险识别与渠道全寿命期有关安全评价提供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7.
常烃  贾玉成 《人民长江》2020,51(2):91-96
为了实现京津冀三地水资源-经济-社会系统协调发展的目的,构建了京津冀水资源-经济-社会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以2007~2016年为研究时间段,综合运用熵值法、AHP法、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计算等分析了各子系统和综合系统的发展水平以及系统的协调程度。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区域内部存在着分化现象,综合发展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北京、天津、河北;河北水资源相对丰富而经济社会相对落后,天津的水资源水平发展最慢。②三地耦合度均高于耦合协调度,整体而言,水资源-经济-社会系统水平朝向愈加协调的方向发展,2016年天津、河北达到了高水平-高度协调状态,北京达到了高水平-极度协调状态。基于上述分析结果,从各子系统的发展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以期促进京津冀三地的水资源-经济-社会系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8.
为研究长江源头区域河流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7年5,8,9月份和2018年5,7,9月份在长江源区进行调查分析,并对浮游植物及水环境因子进行了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典范排序分析。结果表明,共发现浮游植物6门79种,以硅藻门和蓝藻门为主。各采样点浮游植物平均密度71.66×104 ind./L。典范分析表明,温度、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氮、溶解氧是影响长江源区河流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子。研究成果有助于了解长江源头地区浮游植物群落特征,为三江源生态保护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29.
钢轨表面缺陷图像自适应分割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钢轨表面缺陷提取时的灰度分布不均与杂散光干扰问题,在背景差分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钢轨表面缺陷图像自适应分割算法.首先,通过统计钢轨图像中各行像素灰度特征,结合其均值与标准差分布曲线快速提取钢轨表面区域;然后,进行区域与边缘特征的均值窗口自适应选取;最后,根据均值模糊原理建立背景图像模型并进行图像差分,实现了钢轨表面缺陷分割.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轨面提取算法快速、有效;钢轨表面缺陷自适应分割算法在凸显图像中缺陷部分的同时,有效减少了光照变化和反射不均的影响.该方法对测试图像的召回率和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5.4%和81.3%.  相似文献   
130.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microseismicity induced by mining effect and gas gradient disturbance stress is a precursor to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roadway unstability.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identify and evaluate the stability of coal roadways in the process of mine development and extraction, a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system was deployed for the study of the stress evolution process, damage degree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tailgate and headgate. The mine under study is the 62113 outburst working face of Xin Zhuangzi coalmine in Huainan mining area. The whole process of microfractures initiation,extension, interaction and coalescence mechanisms during the progressive failure processes of the coal rock within the delineated and typical event clusters we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a two dimensional realistic failure process analysis code(RFPA2D-Flow).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icroseismic events gradually create different-sized event clusters. The microseismicity of the tailgate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headgate. The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greater anomalous stress region matches the area where microfractures continuously develop and finally connect to each other and form a fissure zone.Due to the mine layout and stress concentration, the ruptured area is mainly located on the left shoulder of the tailgate roof. The potential anomalous stress region of the coal roadway obtain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is relatively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trend of spatial macro evolution of coal rock microfractures captured by the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system.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important basis for understanding instability failure mechanism of deep roadway and microseismic activity law in complex geologic conditions, and it ultimately can be used to guide the selec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reinforcement and protection sche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